人民網
人民網>>IT

掃碼取廁紙 沒手機怎麼辦

任珊
2018年09月03日07:35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掃碼取廁紙 沒手機怎麼辦

有一種尷尬,叫做“上廁所沒有紙”。去年,天壇公園引進的“刷臉”取廁紙曾引發廣泛關注,如今,“掃碼取紙”設備出現在一些車站、公園廁所。市民在感慨高科技便利的同時,也不禁擔心:要是沒帶手機或者不會用智能手機的老人可怎麼辦?相關專家表示,公共服務引入高科技,應該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更便利的服務,但也應該避免成為門檻而將一部分人擋在門外。

多處公共廁所使用“掃碼取紙”

“美女,能……能……能跟您借一段紙嗎?”“這不是可以掃一掃取嗎?”“我手機沒電了。”“噢,那給你一點吧。”“謝謝,謝謝。”前幾天,北京西站10號候車室的衛生間裡,小李即遭遇了這一尷尬瞬間。

從今年3月開始,北京西站引入了“掃碼取紙”機。可由於沒有手機,不少人還是陷入“如廁”尷尬。

准備和家人回山西老家的小葛,到了廁所卻發現隻有手機掃碼才能取紙,由於手機在媽媽手中,她隻有返回去取。當拿回手機,一旁的保潔員還為她現場指導。小葛打開微信,掃一掃二維碼,機器出現“滋滋滋”鳴叫,手機顯示“請您在設備停止鳴叫后再取走廁紙”,接著機器下方緩緩“吐”紙。掃一次后,分三段出紙,每段長約50厘米。“再掃一次,還可以再取三截。”保潔員提醒,考慮到每個人的用紙需求量不同,可以多次掃碼多次出紙。

“這機器是不錯,但萬一哪天上衛生間著急,多尷尬啊。”取完紙,小葛感慨道。

記者觀察發現,前來掃碼取紙的人不在少數。有人覺得新奇,拿出手機試一試,可也有不少人止步。“看到二維碼,我以為又要關注公眾號,害怕自己被消費了。”一位女士表示。

據了解,這款名為“趣趣”的智能掃碼取紙機由某公司提供。“目前在很多公共場所都不能滿足用戶用紙的需求,並不是政策問題或者沒有經費預算,而是怕用戶浪費太嚴重。我們就想能不能用一台智能設備通過智能化手段解決節約用紙問題。”該公司官網顯示,設計的最初目的很簡單,就是想改進出一種智能工具達到節約用紙,公共場所人人都能有紙用的目的,讓如廁體驗提升,避免尷尬。

目前,該機器同時入駐了故宮、玉淵潭公園以及萬達商場等地的公共廁所。

公共服務不應有限定條件

引入高科技避免“如廁”尷尬,這並非首次實踐。去年3月,為規范游客使用廁紙,天壇公園部分公廁推出“人臉識別廁紙機”,市民站在機器特定的識別區,通過屏幕識別人臉,機器下部會自動出紙。隨后,“人臉識別廁紙機”也相繼進入醫院等其他公共場所。

可是,不少網友在感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有疑惑:公共廁所配備廁紙,這本是應該提供的服務,為何要加限定條件?

記者查詢發現,根據本市相關規定,公園、旅游區(點)、長途汽車首末站、軌道交通站、飛機場、火車站、醫院、商場、超市等人員集散場所的公廁,要求免費提供衛生紙、皂液或香皂等用品。

專門研究廁所問題的昱庭公益基金會創始人錢軍也提出質疑,為了防止少數人多拿廁紙可以理解,但掃碼用紙,卻也將一些急需用紙的人擋在門外,“很多老人連智能手機都沒有,你讓他們怎麼掃二維碼?”錢軍認為,與其為了防人多拿廁紙而費盡心思,不如將目光投向細微處,解決人的切身需求。

廁紙的提供可以更精細化

“一直以來,我們上廁所前都會習慣,摸摸口袋,找找包,桌上掃一眼,廁紙是大家如廁最根本的需求。如果連這個最基本的需求滿足不了,又談什麼配備WIFI、充電器等進一步的服務設施呢。”3年前,在第三個“世界廁所日”來臨之際,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成立了廁所文化研究中心,該中心副主任江濤表示,一張廁紙雖小,也是身邊極易忽視的小事,免費廁紙,就是中心對廁所研究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江濤認為,“刷臉”、掃碼這樣探索性的解決辦法可以鼓勵,但應該不斷地優化和多元,讓如廁更輕鬆和便利。

“廁紙背后反映的其實是公共服務、公共意識問題,從管理設計上需更精細化。”江濤提出,“怎麼配紙,誰去配,更新頻次是多少,誰來執行,配紙如何建檔,監督辦法是什麼。隻有有了后續配套管理機制才能讓這件事執行起來更有效果。”

(責編:易瀟、楊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