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轉賬被騙有“后悔藥”?微信、支付寶可延時到賬

新華社記者吳雨
2018年08月24日17:14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時下,移動支付帶給人們的便捷不言而喻,但也給不少騙子以可乘之機。有時防騙的弦一鬆、手一抖,不該轉的錢就轉出去了。近期,微信、支付寶均上線了延時到賬功能,幫助受騙人亡羊補牢。

7月底,濟南趙女士發現自己某游戲平台的賬號被封,急忙上網搜到一個號稱能解封的“客服”。趙女士按要求將“操作費”通過支付寶轉給對方后,卻遭到拉黑。所幸,在轉賬過程中,支付寶風控系統提醒用戶使用延時到賬。發現被騙后,趙女士趕緊報案,將交易凍結。幾天后,支付寶收到警方止付指令,轉賬被原路返還。

其實,通過延時到賬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已率先使用在銀行自助櫃員機上。2016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等六部門聯合發文,個人通過銀行自助櫃員機向非同名賬戶轉賬,資金24小時后到賬。

專家介紹,隨著銀行自助渠道加大了對電信網絡詐騙匯款的甄別和防范,不法分子開始更多地瞄准了第三方支付。有的冒用他人頭像和昵稱騙人轉賬,有的冒充客服人員以“交易異常”為由實施詐騙……轉賬延遲到賬可以給受騙人報案、公安機關和第三方支付阻截資金留出“黃金時間”。

為此,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台陸續推出延時到賬功能,用戶可以選擇2小時或24小時后到賬。

需要提醒的是,延時到賬並不能撤銷交易。如果處理不及時,時間一到,錢款依然會通過第三方支付進入對方賬戶。

“面對防范電信網絡詐騙,銀行與警方溝通日漸順暢,還共同開發了查控系統,涉案資金查詢凍結效率進一步提高。相比之下,第三方支付機構、警方、受害人之間的溝通效率相對較低,案件處理流程有待進一步優化。”一位第三方從業人員表示。

“要解決這個痛點,需要第三方支付機構聯合警方優化反詐騙流程。”螞蟻金服集團副總裁芮雄文表示,選擇延時到賬的用戶,如果在到賬前發現被騙,要及時報警,並向支付機構上傳報警的相關憑証,這筆轉賬就會被臨時凍結。一旦警方判斷確實系詐騙,轉賬就能原路返回。

專家建議,依托大數據,第三方支付機構對電信網絡詐騙的防線應進一步前移。一方面,支付機構需加大與警方的風險客戶數據共享,建立風險黑名單庫,自動實施攔截﹔另一方面,當用戶轉賬資金超過一定額度時,應通過多種方式加強驗証,如讓用戶補全被掩碼的姓名等,以保護用戶的資金安全。(新華社北京8月24日電)

(責編:初梓瑞、庄紅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