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盛:AI加速場景落地 機器人要真正服務用戶

獵豹移動董事長兼 CEO 傅盛
人民網北京8月21日電(記者畢磊)8月15日-19日,為期5天的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獵豹移動董事長兼 CEO 傅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獵豹移動將致力打造真正有用的機器人,助力中國服務產業升級。
人工智能帶來新機遇
本屆機器人大會,獵豹移動攜旗下人工智能公司獵戶星空正式亮相,獵豹旗下的多款機器人產品——全球首款五星級接待服務機器人豹小秘、自動販賣機豹小販、基於獵戶機械臂平台的豹咖啡及“七軸”服務機械臂 xArm7以及小豹AI音箱、小豹AI翻譯棒,悉數現身。
傅盛表示,目前機器人產業還處在非常初始的階段,機會和困難都很多。機器人一定要為用戶提供真正需要的服務,把所謂的黑科技,變成一個簡單使用的服務,而不只是一個技術參數。
傅盛指出,在人工智能出現之前,機器人多數是工業化的機器人,更多的是自動化的機器,去重復一個被高度定制的機器行為。隻有當人工智能出現之后,我們才有可能使得自動化的機器從工業生產線走下來,奔向我們的生活場景。
今天,人工智能並不能像人一樣動態的理解各種定義場景,在很多時候的確容易出錯。但是,人工智能最大的好處在於它能持續保持在一個水准上,還可以保証不斷的重復。另外,人工智能將更進一步提升機器人的能力。
據介紹,獵豹移動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獵戶星空,擁有行業唯一的全鏈條AI技術,結合獵豹移動自身人機交互的產品基因,致力打造“真有用”機器人。
好產品是打開市場的鑰匙
根據大會發布的最新《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8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98.2億美元,其中,工業機器人168.2億美元,服務機器人92.5億美元,特種機器人37.5億美元。2013-2018年的平均增長率約為15.1%。
“市場是靠好的產品突破而來的,就像iPhone剛剛推出來之時也被人詬病,但就是這樣一款產品,幾乎滿足用戶對移動電話和智能電話的所有需求。”
“雖然當前的機器人行業還很難推出一款類似於iPhone那樣的產品,但沒有一個廠商本意是要做一個沒有用的機器人,只是因為它足夠復雜,環環相扣,因此每個環節損失一點,最后就會變得不可用。”傅盛表示,在不同的垂直場景裡提供不同的服務,讓產品和用戶一起去成長。當用戶反饋越來越多的時候,你慢慢就能抓住真正用戶的需求,從需求裡能夠抽象出相同的東西,讓它變成一個可以用的產品。
以服務機器人市場為例,不是說市場不夠大,而是需要企業用心的去打磨產品,市場才能認可。傅盛坦言,如果我們的產品不能夠達到“真有用”的標准,我寧可讓這個產品毀在公司,也不能拿出一個產品放在那裡無法應用,獵豹移動從來不是這樣做產品的。
“好的產品既要有用戶使用之后的愉悅感,又要能節約成本,幫助用戶省錢。” 傅盛指出,獵豹移動會持續的加大對硬件模塊化的迭代,提供更加便宜的方案,最后實現機器人產為大面積普及。
以場景化思維推動AI發展
人工智能給連接帶來前所未有的創新和變革。未來空間在於人與機器人的連接。未來一定是人機共存、人機互動的時代。傅盛認為,生活場景是一個比工業生產線大十倍甚至百倍的場景,(在這樣的場景中)機器人才能夠在一個半開放的狀態下跟人實現互動,用主動的感知為你提供服務。所以,這是一輪非常關鍵的歷史契機。
在傅盛看來,人工智能是下一代服務端,以技術和產品為核心的公司如果不做人工智能,或將面臨淘汰。堅持做硬件,則是因為獵豹是一家系統工具的提供商,在當今環境的快速變化下,系統工具、操作系統會越來越封閉,廠商也會越來越封閉。
“喬布斯有一句話,就是說我做一個硬件給你,其實就是讓你更好的使用我的軟件。”傅盛表示,我們避免自己成為研發型公司,所以在每個領域都推出了相應的產品,讓用戶去檢驗獵豹移動的技術是不是真的好用。他認為,機器人是一個跨界行業,隻有機械制造、隻有空氣動力學是不夠的,隻有AI的技術也是不夠的,除此之外,還需要有互聯網的應用。他給出了一個機器人公式,即:AI+軟件+應用+服務=機器人。
在本次機器人大會的展廳,獵豹移動聯手luckin coffee通過機械臂復制WBC咖啡冠軍的動作,打造限量版大師拿鐵﹔在位於東五環的獵豹辦公區,員工每天上下班、會議室預定均是通過刷臉來識別的﹔而接待機器人豹小秘已經先后進駐SOHO 3Q、優客工場及鳥巢,為人工智能的場景落地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傅盛表示,AI+時代已經到來,AI的突破點在於落地場景,而不僅僅是技術本身。深度學習等技術的出現,本質上降低了技術壁壘,一家公司對用戶場景的理解、產品的理解,成為核心競爭力。AI的突破口是技術與產品的結合,以場景化思維推動AI技術軟硬一體化落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