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視頻創作者-愛追熱點的科普老師李永樂:了解科學並不難

6月2日,北京大學雙學士、清華大學碩士,西瓜視頻創作者李永樂老師受邀在今日頭條主辦的“海綿演講”活動中,進行了題目為「科學,很美」的演講,並分享了他對短視頻科普的實踐和思考。
李永樂老師說:“一個科學理論,會體現在生活的不同場景中。而我做的視頻,就是用有趣味的生活場景結合科學,給大家分析,告訴大家,其實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李永樂老師先在演講中利用博弈論的相關知識,拋出了生活中大家都深有感觸的堵車問題。由於與自身生活相關,現場的觀眾自然而然地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之后李永樂老師進而引出了囚徒困境的概念,並搭配囚徒的例子,清晰而又有意思地解釋了納什均衡點,說明了個人理性的結果未必是集體最優解。
此外,李永樂老師還給出了使個人最優變成集體最優的方法——共謀,並指出在社會領域,共謀是靠法律完成的。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就把看起來深奧難懂的幾個知識點用簡單易理解又有趣的方式傳達給了觀眾。
在之后的演講中,李永樂老師不僅聯系身邊的小生活與科學,還拓展到了周遭更大的范圍,例如在市場中、企業中、機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並利用了納什均衡中的智豬博弈,向觀眾闡釋了為何小企業開拓市場較為艱難,又由此引申到我國現階段芯片產業面臨嚴峻考驗的深層原因。還講到了“帝王在建功立業之后,總要殺掉輔佐自己的有功之臣”的有趣現象與博弈論之間的聯系,進而深入到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
通過李永樂老師的演講不難發現,他善於通過生活中會引起人們共鳴及興趣的小場景講述那些看起來深奧難懂的知識,並借此拓展到社會現象及實事等更大的層面。
李永樂老師說:“一個科學理論,會體現在生活的不同場景中,有些場景你會感興趣跟你生活很近,有些場景你不感興趣而且很遙遠。我的科普方式,就是用有趣味的生活場景結合科學,給大家分析。”
對於自己一直在做的短視頻科普這件事,李永樂老師表示:“做在線教育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教育公平,我想讓學生以最低的代價獲得最優質的教育資源”。
2008年,他在北京某培訓學校當兼職數學教師時便錄制了一大批網絡課程。並在2014年開始做物理課程視頻,並不斷補充資料庫,例如制作了《200道物理學難題》、《北京市力學競賽精選》等內容。除了將課程視頻等資料放在公眾號裡,再后來又開設了課程直播平台。
2017年4月,網友把李永樂老師幾年前錄制的視頻“閏年是怎麼回事”發到了網上,被許多大V轉載,全網播放量幾千萬次﹔之后李老師又逐漸在西瓜視頻以科普短視頻的方式向網友揭示社會熱點中的科學原理,因此成為了大眾口中的“科普網紅”,並多次受到央視新聞的贊揚。
通過幾分鐘的視頻,說清楚一個知識點,把基礎研究與實際應用之間的聯系講明,李永樂老師讓大家覺得科學是有用的,將“學習科學不僅僅是做題、考試、考大學,而是要讓我們更加理解這個世界”的觀念傳遞給大眾。
“我不生產知識,我只是知識的搬運工,我很丑,但科學真的很美”,李永樂老師如是說道。
演講的最后,身為一個高中物理老師,在高考來臨之際,李永樂老師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右手螺旋定則”贊,為高考考生們助力加油,預祝2018年的考生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