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拼農貨”電商多多益善

奕鈞
2018年04月28日08:49 | 來源:大河報
小字號
原標題:“拼農貨”電商多多益善

為了破解蒜農的賣蒜難問題,4月25日,中牟縣政府聯合國內知名電商平台拼多多,啟動“一起拼農貨”扶持計劃,幫中牟縣大蒜觸網銷售。同時,雙方將優先幫扶全縣546名貧困戶,每斤溢價0.15元,包銷2000畝大蒜,僅此溢價便為貧困戶增收100余萬元。(4月25日河南日報客戶端)

中牟大蒜遠近聞名,但因為蒜價的大起大落,不少蒜農的心情也隨著行情起伏不定。眼下,雖然大蒜還未大量上市,難賣難銷的跡象已經開始顯現,盡管“中牟大白蒜”是中國地理標志產品,不容樂觀的市場行情,還是令蒜農感到一籌莫展。

菜賤傷農事件屢有發生,究其原因,居民的蔬菜需求是有限的,充分的市場競爭不僅使價格公開透明,而且最大限度地壓低了價格,任何不具備價格優勢的產品都可能出局,即使近在咫尺也會被“掃地出門”。與之相對應的是,雖然蔬菜產區的價格低至“冰點”,但卻很少體現在終端零售市場的價格表上,其中原因無外乎兩個方面:零售市場不知道哪裡有物美價廉的貨源,零星購買不足以承擔高額的運費。一言以蔽之,在蔬菜上市的“最初一公裡”,存在著巨大的信息屏障。

相比起蔬菜滯銷后“救市”,中牟縣聯手電商平台啟動“一起拼農貨”,顯然更有助於防患於未然。傳統農產品種植以家庭為單位,不僅規模小、產量低,而且也難以培育品牌效應。相比之下,借助電商平台“統購統銷”,更有助於借助農產品的規模效應樹立品牌。立足於農產品品牌,可以發揚傳統農業優勢,深入挖掘當地的各項資源潛力,從而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轉型升級。從這種意義上來說,“一起拼農貨”拼的不只是農產品銷售,更是一個看得見的美好未來。

2016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發改委、農業部等16部門聯合出台《關於促進電商精准扶貧的指導意見》。其中強調指出:在政府的推動下,引導和鼓勵第三方電商企業建立電商服務平台,注重農產品上行,促進商品流通,不斷提升貧困人口利用電商創業、就業能力,拓寬貧困地區特色優質農副產品銷售渠道和貧困人口增收脫貧渠道,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的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中牟大蒜的觸網銷售,不失為電商扶貧的一次基層實踐。

“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農民問題的核心是收入。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以“精准扶貧”為名,扶貧工作首先應告別粗放管理,既需要貼近群眾、務實為民,同時也需要因地制宜、推動創新。實際上,農村地區從來都不缺少優質土特產,隻不過因為信息閉塞,多數優質農產品始終“養在深閨人未識”。如果能通過更多電商平台,打通優質農產品上市銷售的“最初一公裡”,乘著“互聯網+”的春風,農村和農民的生活也將得到極大改善。

依托於精准到位的政策導向以及因地制宜的基層實踐,針對農產品銷售中的熱點和難題,“一起拼農貨”的電商“多多”益善。

(責編:易瀟、楊虞波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