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向霸道APP維權需要法律先確權

胡宇齊
2018年04月27日08:30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向霸道APP維權需要法律先確權

  注冊賬號很容易,可想要注銷卻難上加難﹔不開通信息授權,軟件無法正常使用……據媒體報道,目前一些網絡運營商頻頻越權,想盡辦法搜集用戶更多信息,甚至有用戶在經過手機號驗証、實名信息驗証、人臉驗証等層層關卡之后,仍未能成功清除平台之上的“電子痕跡”。

  APP對用戶如此難以割舍,單方面強行索要和保存用戶的個人信息,明顯不是出於深情厚誼,而是那些用戶數據對它有商業價值。當今大數據浪潮席卷全球,許多企業將之視為至關重要的競爭力。據《福布斯》雜志報道,採用大數據、雲計算和移動戰略的企業發展狀況要領先同行53%。於是,不管眼前有沒有想到應用之法,幾乎所有企業對待用戶數據的態度都如出一轍:能取盡取。隻要使用APP,哪怕一丁點兒服務,就把身份証號、手機號甚至相冊、通訊錄等資料全部搜刮一遍。

  問題是,APP制定的“游戲規則”合理麼?很顯然,當我們使用APP時,並不真正需要用到它所要求的全部數據。比如,音樂類APP,能夠提供好音樂即可,何需位置信息、電話、相機權限﹔視頻類APP,能夠提供影視資源即可,拿用戶手機號何用……更令人氣憤的是,隻要用戶拒絕提供隱私,就別想使用該APP。正是這種權利的不平等,才導致了用戶們以個人隱私交換服務的無奈之舉。

  一起起因信息泄露而起的惡性事件,讓全社會隱私保護的共識愈發強烈。只是,至今還缺少一個真正全面詳實、條款清楚、界限分明的管理辦法。國家網信辦2016年曾發布《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明確要求,未向用戶明示並經用戶同意,不得開啟收集地理位置、讀取通訊錄、使用攝像頭、啟用錄音等功能。至於“被迫”同意的情況,似乎還管不著。也正是這種制度缺陷,讓網絡運營者可以“耍流氓”,廣大用戶想維權又無依據,相關部門要嚴懲更沒憑証。順著這個邏輯來看,保護用戶隱私的當務之急,是趕緊制定一個面面俱到的“游戲規則”。針對不同類別的APP,明確用戶信息中哪些是合理獲取、哪些是不宜獲取、哪些是禁止獲取。唯有將規則制定得更加細致入微,才能守護好已經稀缺的安全感。

  互聯網的世界再自由,也沒有人願意在裡頭裸奔,更沒有人願意蹤跡完全被別人掌握。對於“電子足跡”,歐盟早在1995年就在數據保護法律中提出“被遺忘權”,美國加州的“橡皮擦法”也於2015年生效,要求社交網絡公司允許未成年人“擦掉”自己的上網痕跡。中國作為全球網民最多的國家,不應該落於人后,互聯網的發展同樣需要以保護網民的權利為前提。保護網民隱私,不妨就從可以選擇讓網絡世界遺忘我們開始。

(責編:易瀟、沈光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