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在“中國制造”提質升級中覓得商機

王明峰 陳 泳
2018年04月17日09:2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在“中國制造”提質升級中覓得商機(見証·中國機遇)

  驅車從成都市中心沿成雅高速行駛約40分鐘,一個大大的“博世”標牌下,一片銀灰色的標准化廠房赫然醒目,這便是博世在中德(蒲江)中小企業合作區的生產基地。這片廠區,完全按照德國博世全球標准設計和建造。

  作為博世電動工具在中國的四個生產基地之一,位於成都的電動工具廠房承擔著為全球客戶提供專業電動工具的職能,已成為博世電動工具全球生產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落戶6年的博世成都基地最近又迎來了新動態:打造“德國工業4.0”的智慧互聯工廠——博世電動工具蒲江新廠房正式開業。在成都自建廠房成為博世投資西部的又一重要舉措。

  “中國制造2025” 對接“德國工業4.0”

  新接到一個投資上億元的甲級寫字樓裝修工程項目,在成都業界已赫赫有名的項目經理徐民開出了設備補充清單。充電電鑽、雲石切割機、角磨機……許多電動工具后面標注了品牌要求:德國博世。“高品質的工程,需要高品質的專業工具,屬於世界500強的博世一直是我們的首選。”徐民說。

  讓他有些意外的是,這次購買的產品,原產地就在家門口——成都蒲江。

  在中德(蒲江)中小企業合作區的生產基地,剛剛開業的電動工具新廠房格外醒目。建成面積8800平方米的新廠房,不僅體現了“德國工業4.0”的智慧互聯理念,也是“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將使用博世標准化的MES生產執行系統、RFID射頻識別應用及AGV自動導引車等先進技術,不僅通過實時數據分析以及倉庫與生產線的無縫連接,使得運營和供應鏈更加透明,而且能夠實現資源的最佳利用和高效的生產。

  對於這家既是全球領先的技術及服務供應商,又是世界500強企業的博世集團來說,這片位於成都郊區的土地,究竟有何魅力?

  在成都“西控”戰略下的綠色生態小城蒲江,曾讓前來考察的博世數位老總贊譽有加。按照“產城一體”模式打造生態工業低碳小城,讓德國人下定決心在這裡扎根發展。

  契合德資企業需求的“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區”,代表了成都的最大誠意。在成都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上,成都市將蒲江劃入了“西控”區域,明確了發展定位,將建設現代、綠色、和諧的“國際生態精工新城”作為產業轉型的新方向,借力德國科技撬動“成都智造”,全力向高端綠色科技產業邁進。

  而西部首家中德(成都)AHK職教培訓中心,以及庫卡機器人認証學院等“雙元制”教育配套,則是推動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另一種面向。

  在成都市中德(蒲江)中小企業合作區的電動工具新廠房裡,多名20歲左右的年輕人緊張有序地忙碌著——按照AHK職教培訓的學制安排,他們不久前剛從德國魯爾工業區多特豪德BFW職業培訓促進中心訪學歸來,進入博世集團及其配套企業實訓。“我們希望為合作區乃至西部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成都工匠’,畢業后他們將同時取得相當於全球制造企業‘硬通貨’的三証——德國工業機械工職業資格証、高級工業機械工職業資格証(中國)及中專畢業証。”德國中小企業總會首席代表托馬斯表示。“這樣的學校,讓所有入駐園區的企業有了高級技術藍領工人的‘定心丸’,這是吸引德資企業前來投資的巨大優勢。”

  本地供應鏈配套成就“智慧工廠”

  曾經作為“廠中廠”的盛鎂鎂業,是專門為博世電動工具蒲江工廠提供配套的本土企業。“這是按照博世的技術要求生產的鋁頭,不用出車間,這些配件就可直接到達博世的生產線。”盛鎂鎂業的工作人員說。“博世對配套企業要求之高,讓我們感到壓力巨大,但是最終我們贏得了博世的認可,也意味著得到了世界先進制造業的認可。”

  博世對原材料的要求到底有多高?園區另一家核心配套企業——博盛機械數控機床的操作工人,拿出了一個0.005毫米的產品交付標准——比一根頭發絲直徑還小10倍,而正是這樣的標准,讓博世愛上了“本地造”,博盛也從一個校辦級小廠一躍成為博世全球配套產品供應商。

  “我們非常注重本土化。”博世電動工具事業部全球副總裁貝克表示,供應鏈本地化是博世電動工具事業部的採購策略之一,博世不僅會在本地引進更多的供應商,也將專業知識分享給他們,進一步提高供應商在生產與供應鏈方面的能力。

  正如貝克所言,強大的本地供應鏈是博世發展的基石,像盛鎂和博盛這樣的本地配套企業,在中德(蒲江)中小企業合作區內比比皆是。一方面,園區連續承辦了4期德國中小企業經理人來華班交流活動,積極梳理博世的相關配套企業,出台對這些企業的優惠政策,吸引他們前來落戶﹔另一方面,在園區內建設產業集聚配套區,在本土尋找有能力、有潛力的相關企業,培養、引導他們達到博世的標准,形成相對固定的合作關系,既為企業生產提供便利,又以德企標准化、精細化的發展思路帶活本地企業的發展。目前,博世電動工具的本地配套率近50%。“我們對入駐運營的德資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保障,著力培優龍頭企業及產業鏈條,帶動全產業鏈共同發展。”合作區黨工委副書記張浩介紹,目前,合作區累計引進、培育企業達151家,投資額達168.72億元。

  搭乘一帶一路快車讓產品更快銷往歐洲

  在博世電動工具新廠房大廳內,電鑽、角磨機、雲石切割機等專業工具一字排開,這些產品每天從廠房源源不斷地輸出。未來,蒲江工廠生產出的產品,將通過蓉歐快鐵出口到歐洲國家。“交付周期短、靈活性高可以確保我們的產品能很好地服務於全中國以及全世界的客戶。”貝克表示。

  在新工廠開業慶典儀式上,博世與成都國際鐵路班列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意向協議,這也意味著蒲江工廠的產品可通過蓉歐快鐵直接輸送,極大縮短交付周期,門到門時間從60天大幅減少到25天。博世期待借助蓉歐快鐵,把更多的產品更快地送到歐洲。

  響應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博世一直積極地走向西部、投資西部,而搭乘“一帶一路”的快車,通過蓉歐快鐵將產品銷往全球,這是成都吸引博世投資的重磅“砝碼”。據悉,自2013年4月26日首趟蓉歐快鐵開行以來,截至去年底成都國際班列已累計開行逾1700列,連續兩年位列全國中歐班列開行量第一。在“蓉歐+”戰略推動下,目前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已經開通了從成都到羅茲、紐倫堡、蒂爾堡、莫斯科等14條線路,並依托“蓉歐+”東盟鐵海聯運通道,聯通了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

  一列列國際班列往來成都,讓大千世界近在咫尺。作為橫跨歐亞國際物流大通道,中歐班列蓉歐快鐵正在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紐帶和成都開放型經濟的大動脈,使成都這座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城市,一躍成為國家向西向南開放的前沿,成為國際物流集散、國際產能合作、國際貿易協同發展的開放型經濟高地。

(責編:畢磊、沈光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