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國內

一文看懂網民對科普文章的偏好,今日頭條科普大數據

2018年04月02日09:29 | 來源:大河網
小字號
原標題:一文看懂網民對科普文章的偏好,今日頭條科普大數據

  “2017 年網民最愛看的科普文章類型是健康與醫療,飆升最快的關鍵詞是人工智能。”

  3 月 29 日,今日頭條聯合中國科協科普部、中國科普研究所發布的《2017 網民科普閱讀大數據》報告為我們揭露了科普文章傳播的規律。

  報告顯示,2017 年今日頭條客戶端上共有 2935 萬篇科普類文章被閱讀,閱讀數為 2440 億。

  報告通過分析2017年全年網民在今日頭條上的閱讀數據發現,男性和女性在科普信息閱讀上的差異並不明顯,而年齡在 30 歲以上的人群比 30 歲及以下的人群更喜歡看科普文章。不同區域的居民對科普類信息閱讀也存在著差異,超一線城市科普滲透率最高。

  八大領域科普類文章中,健康與醫療最受讀者關注,其次是信息技術類內容。

  與健康醫療、信息科技等高熱度話題對應的是,環境、健康、人工智能、互聯網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幾個關鍵詞。

  報告通過統計發現,人工智能是熱度飆升最快的關鍵詞。從 2016 年到 2017 年,人工智能的關注熱度飆升了 286.3%

  雖然人工智能的熱度在過去兩年中快速飆升,但人們對其態度也逐漸趨於理性。通過對數萬條與AI相關文章的熱門評論做情感分析,頭條指數發現,讀者對於人工智能已經從狂熱追捧到反思隱憂,樂觀和憤怒程度趨於平緩。

  今日頭條發起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當前網民對人工智能的關注主要可分為 3 類: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科技倫理以及對人工智能的樂觀估計。

  其中,“哪類工作先被人工智能取代?”這一問題最受網民關注。

  人們對人工智能態度趨於理性也從側面說明了科普的重要性。作為一家致力於參與社會民生事業的企業,今日頭條此番聯合中科協發布年度科普報告,通過挖掘科普文章傳播規律,以期更好地傳播科普文章,為廣大科技公司參與社會民生建設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責編:易瀟、楊虞波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