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網絡付費教學大潮漸起

林猛
2018年03月21日08:42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網絡付費教學大潮漸起

  近來,薛兆豐辦理離職引發了輿論關注。

  薛兆豐此前任職於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薛兆豐在某知識付費平台上開設專欄,訂閱用戶超25萬人,欄目收益近5000萬元。

  知識付費逐漸被接受

  教授學者訂戶不少

  薛兆豐在某付費平台“薛兆豐的經濟學課”欄目目前有25萬余人訂閱,每人每年需付費199元。據此計算,薛兆豐僅在這一個欄目中就收益4992萬余元。有業內人士透露,該平台的分成模式是五五分成,薛兆豐本人從中分成近2500萬元。

  該課程的介紹中寫道,課程為“音頻+圖文”專欄,每周一到周四更新,上年度(2017年2月20日至2018年2月19日)52周無間斷。在消費者按年付費訂閱該產品后,即可永久閱讀專欄內出品的所有內容,且一經訂閱成功概不退款。該課程的課程模塊包括:成本的深意、需求的規律、價格的作用、公司的結構等等,最后還有相關考試。

  薛兆豐在該欄目中留言,“從2010年起,我每年都在北京大學講授《經濟學原理》和《法律經濟學》兩門課。現在我要通過訂閱專欄,把這兩門課的精華,原汁原味地傳授給你。”

  如今,一些專家、教授在知識付費平台開設專欄並不鮮見。以薛兆豐所在的平台為例,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傅佩榮、計算機學家吳軍、北大金融系博士生導師香帥、清華大學管理學教授寧向東等課程標價都是每年199元,也是一經訂閱成功概不退款。這些教授、學者的付費訂戶並不少,吳軍的《谷歌方法論》有6萬人訂閱,香帥的《北大金融學課》有12萬人訂閱,寧向東的《清華管理學課》有14萬人訂閱。

  以教學效果為准繩

  網課教師收入不等

  知識付費大潮,推出了一個新名詞:網課教師。

  與薛兆豐的情況相似,網課教師被爆出的年收入高得令人咋舌。“猿輔導”在線教育平台教師王羽,以“時薪過萬”轟動一時。王羽並非公職老師,2016年3月,“猿輔導”在線教育平台王羽的在線授課清單在網上曝光。這張清單顯示,共有2617名學生購買了一節單價9元的高中物理在線直播課,扣除在線平台分成后,王羽一小時的實際收入高達18842元。清單還顯示,王羽開設的7節課,聽課總人數達到9479人,課程總收入約8.4萬元,扣除分成后,他7個小時的實際總收入超過6.7萬元。同一時期,物理老師劉杰在“跟誰學”平台23小時的高考物理串講課售價1200元。一期300個人選課,選課費高達36萬元。粗略算了一下,他一年通過網絡平台和線下教學掙的錢,大概有280萬元左右。

  網課教師賺取高收入真的那麼容易?筆者選取了一家在線教育平台進行研究,該平台課程報名狀態相差很大,有300多人報名的大課,也不乏《小學奧數寒假班》僅4人報名的狀態。售價高、報名人數多的還是與應試教育相關的網課,人數最多的是《高考數學全面沖刺春季班》,售價2198元,312人報名﹔《中考英語一輪復習其余英語》售價109元,27人報名﹔《2018高一英語春季拔高班》售價1698元,67人報名﹔《初三化學秋季同步滿分班》售價399元,28人報名。由此看來,對於網課教師而言,售價高低和付費訂戶的多少,才決定了他們的收入。該平台一位7年教齡的語文教師,今年共開網課11門,9門課程屬於收費課程。課程報名人數不一,收入最高的是3月10日開課的《小學生作文春季培優班(2-4年級)》,售價1299元,132人報名。當然,這並非是教師最終拿到的收入,網絡售價還要部分打折,如已開兩次課的《2018春季物理高考沖刺班》原計劃500人,實招229人,原售價2898元改為限時售價2098元。此外,一些在線教育平台要收取2至3成左右的分成。

  收入有起伏,授課方式也大不相同。一位網課教師說,網上教學備課“很難”。以往一道難題把它講透,可以講兩個小時,成體系地全面開講。但到了網上,120分鐘要被拆成6節課來講,還要負責歸類分別解答網友的提問。“用什麼形式講?怎麼講?如何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如何讓學生感興趣?”這些,都需要老師全盤考慮。老師們甚至要考慮,試聽的那部分課程,如何讓學生有付費繼續聽下去的欲望。對於教師而言,如果不是全職制作網絡課程,很難在網絡教育平台上賣出好價錢。畢竟,線上的“名師”,是由學生說了算,學生覺得你教得好就給好評、付費,覺得你教得不好,就差評,一切以教學效果為准繩。

  觀點截然相反

  爭議並未結束

  網課教師的出現,引發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

  贊成的,認為網課教師開展網絡教學,有利於名師資源的社會共享、更好地促進教育公平。反對的,認為網課教師開展網絡教學損害了教學秩序,等同於“有償補課”,增加了學生負擔,教師也把精力用在網絡教學,而影響了課堂教學等。

  湖北嘉魚縣政協房清江認為,公辦教師從事專門的網絡教學涉及到普遍的職業公平問題。別說是公辦老師,就是私立學校的教師,如果想從事網絡教學,隻怕也是與校方共同的選擇命題,不可能沒有制約。安徽省退休老師汪代華認為,目前我國的“網絡教學”還是個新事物,“網絡教學”的管理還是個空白,基本處於散兵游勇的無序狀態。網絡教師隊伍管理混亂,可能影響到“線下教育”的正常教學。應該盡快給網絡教學立規矩,出台專門的相關規定。

  信陽師院宣傳部朱四倍認為,不能把“在線教師”和“有償補課”混為一談,不能用補課現象泛濫的弊病來抹殺在線輔導的優勢。在線教育縮短與優秀教師接觸的距離和空間、時間限制,可以在無形中打破學校與學校、地區與地區之間的教育差距,更何況,並不是每個在線老師一節課都能掙幾千上萬元,也有老師一節課隻有十幾個學生甚至幾個學生購買,一個小時收入還不到十元錢。

  漯河市郾城區委老干部局張濤認為,存在即合理,不少學生熱衷於上網購買課程,不只是因為其價格便宜。作為新形態的教學方式,在線輔導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是效率比較高,學生在線上課,看不懂的地方,可以隨時回放去多聽幾遍。其次,很多人同一時間學,學習氣氛好,有帶動作用。此外,線上老師多,可以隨時換老師,更換成本比較低。對“在線教師”一味喊打,未必能夠取得好的效果,很可能讓禁令淪為空文。與其這樣,倒不如正視和利用“在線教師”這種形式,積極探索建立公益化的在線平台,推動教育教學的創新。去年,西安市率先啟動大學區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平台。平台除了可以實時共享,還錄制了390多門優質課,涵蓋學前教育至高中各個學科,西安市130多萬名中小學生憑借自己的學籍號和密碼即可登錄使用。這樣的“在線教師”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習,還能夠有效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覆蓋,無疑是人們喜聞樂見的。

(責編:易瀟、沈光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