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線上黃牛”加速包

![]() |
搶票軟件變身黃牛牟利工具 |
“車站黃牛”消失了,“線上黃牛”出現了。由於今年過年時間晚、火車票預售期短以及學生返校與探親者返程疊加等多重原因,今年春運火車票被認為是近年來最難買的一次。國家鐵路局數據顯示,2月16日至2月25日節后春運10天,全國鐵路累計已發送旅客9891.7萬人次,同比增加1006.2萬人次,增長11.3%。於是,不少互聯網平台趁機牟利,推出了加價搶票軟件,這引發了很多網友“吐槽”,認為其本質上是“倒票黃牛”。
加價搶票是指在網絡上購買火車票時,少則加價幾十元,多則加價上百元,由系統自動為旅客搶票。飛豬、攜程、智行等多家網絡平台均推出了搶票軟件。此前有媒體報道,今年至少有58家平台推出了搶票軟件,這些平台一般稱加價后可以提升70%、80%甚至更高的搶票成功率。由於機器搶票要比人工手動搶票速度快,成功率較高,所以很多旅客購買了搶票服務。
但這種加價搶票方式並不公平。搶票軟件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做大數據聚合優化,能夠預估余票的存量、判斷搶票成功的概率,並在鐵路官方整點或半點放票、乘客退票、預留車票時進行自動搶票。此外,由於企業與家用網速、人工操作與搶票軟件在信息識別上存在巨大的速度差異,導致了搶票軟件有人工操作難以企及的優勢。因而搶票軟件也被認為是線上倒票“黃牛”的“加速包”。對此,網友不禁要問,這樣的搶票方式與曾經車站的“倒票黃牛”有何區別?若想實現公平購票,就得讓“線上黃牛”無立錐之地,“搶票加速包”必須得摘下來。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春運期間,火車票是漂泊在外的異鄉人的剛需,能夠公平、公正地購買火車票是每位旅客的心願。若想徹底消滅“線上黃牛”,讓加價購票軟件沒有市場,一方面需要鐵路總公司提高客戶端的用戶體驗,拓寬正規售票渠道,加強票務信息公開,提高售票效率。另一方面,有關部門也應該聯合治理線上加價搶票,不能讓“線上黃牛”鑽了空子。
多年前,車站倒票“黃牛”被廣為詬病。在互聯網時代下,勿讓網絡技術被“黃牛”利用,成為獲取經濟利益的“加速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