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共享單車"守護者":春節裡的"共享"與"孤獨"

2018年02月20日09:48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共享單車,被稱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給民眾出行帶來許多便利,也催生出新的職業和群體。在共享單車投放量超過140萬的成都,有一群人被稱為共享單車“守護者”,他們的春節與“孤獨”相伴,卻也因“共享”催生忙碌。

2月18日,農歷大年初三,87歲的成都老人王祖潮剛吃完午飯,在樓下散步的間隙,又開始了半年多來的“老習慣”——將小區裡的共享單車擺放整齊,再把兩輛故障車搬到樓下用鐵鏈鎖起,隨后電話通知共享單車運營維護人員。

在成都的共享單車“守護者”中,王祖潮大概是年齡最大的一位。他祖籍浙江杭州,上世紀六十年代,響應國家三線建設號召,來到四川從事國防科研工作,退休后常年居住在成都。老人如今依然精神矍鑠,思維清晰,對共享單車的熟知令人詫異。

“上世紀四十年代,杭州被侵華日軍佔領,我小學沒讀完就輟學了。去商店當過學徒,賣過報,印象最深的還是學習修理自行車,我最喜歡。”王祖潮說,新中國成立后,他重返校園學習機械制造,“一輩子跟機械有不解之緣。”

如今共享單車盛行,在中國城市的大街上,打開手機掃碼就能騎走,這讓新中國成立前就學習修自行車的王祖潮感慨萬千。“我年輕的時候自行車是奢侈品,誰能有一輛那可不得了。現在社會發展太快了,共享單車的‘共享’做法,讓每個人都有了自行車,實在不得了!”

正是對“共享”理念的推崇,王祖潮老人決定用自己的閑暇時間“擺弄”共享單車。茶余飯后,隻要在路邊看到共享單車沒有擺放整齊,老人會一輛一輛整理好。看到壞掉的共享單車,他會搬到自己家樓下,用鐵鏈子鎖起來,再通知運營維護人員。

與87歲的王祖潮老人相比,今年45歲的廖代永的生活則徹底被共享單車改變。“共享單車出現之前,我是摩的司機,結果共享單車出現后,幾乎沒人再坐摩的了。”廖代永告訴記者,原以為共享單車“毀”掉了自己的飯碗,結果是給他帶來全新的工作。

“共享單車需要運營維護人員,我們摩的司機熟悉城市地理位置和路況,被吸收進來成了很自然的事。”如今,廖代永每個月固定收入5000元人民幣左右,在ofo小黃車成都公司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春節期間,成都各大景點游客如織,共享單車用車量隨之攀升,廖代永選擇了值班留守。在成都杜甫草堂附近,廖代永每天檢修車況、整理車輛,經手的共享單車多達千輛。

恰逢春節,在游人如織的杜甫草堂,隻有共享單車相伴的廖代永顯得有些“孤獨”,但火熱的“共享經濟”又成為當代中國社會最生動的注腳。

(責編:董思睿、楊虞波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