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網上“搶票黃牛”更具隱蔽性 治理應多管齊下

楊波
2018年01月31日07:53 | 來源:人民網-IT頻道
小字號

2月1日,2018年春運大幕即將開啟,網上各種“搶票”攻略也充斥於社交媒體上,而以前在火車站、汽車站的黃牛黨,近兩年也把陣地轉移到了互聯網上。

1月30日, 《人民日報》對搶火車票的黃牛進行了深度調查報道,揭開了這些高科技“搶票黃牛”的面紗。

報道指出,跟前些年“黃牛”大多首先囤積很多車票不同,現在的“黃牛”轉為先找旅客再“點對點”地搶票。為了應對實名制,找“黃牛”搶票時需要提供姓名、身份証號、電話、12306賬號和密碼等個人信息,收取的費用一般是在50至200元之間。

此外,以往傳統黃牛之所以能弄到票,靠的是“通宵排隊”、“找關系”等手段,如今網絡搶票,在很大程度上拼的就是軟件和“外挂”。黃牛所用的“搶票神器”,能夠模擬鼠標點擊購票的指令,最短可達到100毫秒就能點擊一次。

報道還指出,與傳統的“加價倒票”相比,如今的很多“黃牛”和網絡平台是打著“代購”的名義,並且收取一定的“手續費”。黃牛的宣傳渠道也從站前廣場叫賣,變成了QQ群、百度貼吧等網上社交媒體。

1月30日下午,人民網IT頻道在某著名電商平台搜索“火車票代購”,在首屏也能搜到疑似黃牛的賣家,其廣告圖片裡就有“春節回家、12306官網出票”等字樣,標價為100元,與這篇報道的黃牛加價情況基本一致。

某電商平台“火車票代購”截圖。

正如《人民日報》這篇報道所指出的那樣,隨著互聯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給人民群眾帶來各種便捷的同時,也會隨之產生新變化、新形態、新問題,需要認真關注。

以打擊“黃牛”為例,此前在火車站公然加價售票的傳統“黃牛”,警方打擊時可人贓俱獲,違法行為的認定也比較容易,但網上的“搶票黃牛”帶有很大的隱蔽性、欺騙性,對相關部門進行治理,也提出了新的課題。

一方面,網上的“搶票黃牛”更具隱蔽性,因為其宣傳渠道主要在微信、QQ、貼吧等社交媒體,而且很可能是跨地域的,並普遍打著“代購”的旗號,給警方的打擊和証據認定都帶來了難度。

其次,使用搶票軟件、搶票平台的不僅僅有“黃牛”,也可能是用戶本人,一刀切封殺可能會出現誤傷正當需求的情況,隻會讓這些軟件轉向地下,對於“搶票黃牛”來說沒有太大影響,因為他們總能找到甚至雇人開發替代的軟件。

最后,像攜程這樣的出行平台,已經把“搶票”做成了一個增值業務,甚至是春運購票的賣點,用戶付費就可以在平台上自動搶票,對於這些平台如何界定“搶票”和“黃牛”的界限,也是一個問題。因為其搶票價格遠低於黃牛的加價,理論上來說,任何“黃牛”都可以通過這樣的平台來搶票。

攜程平台搶票截圖

因此,要治理網上的“搶票黃牛”,需要多管齊下、齊抓共管,不能單靠鐵路、公安等某一個部門,需要相關部門、網絡社交平台、電商平台、出行平台的共同努力和標本兼治。

比如對於大型電商平台來說,需要履行好平台的主體責任,對於有“搶票黃牛”嫌疑的商戶,應該加大打擊和處罰力度,不能把平台變成“搶票黃牛”的廣告陣地和變現平台。

對於旅游出行平台來說,加價搶票的公平性如何保証,春運期間把搶票作為一個賣點是否合適?也值得探討。

對於鐵路部門來說,在技術上,可否對通過24小時刷票手段進行搶票的軟件進行一定的限制,並通過媒體加大宣傳力度,讓大家了解到代購火車票所帶來的個人重要隱私信息泄露的風險性,同時對熱門線路和熱門地區,盡可能增加運力,從源頭上來解決問題。

人民日報深度報道:

 

(責編:孟哲、畢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