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百果園的新零售實驗:“雙十二”同比銷售增長超2倍

2017年12月15日16:21 | 來源:人民網-IT頻道
小字號

  雙十一剛過雙十二接踵而至,,數據顯示,百果園今年雙十二較去年同比銷售增長2倍,成交額5220萬,消費水果量達2743噸。

  “今年雙12是周二,從銷售時間段上來說周二並不是高峰期,但雙12的爆發遠超我們預期。”百果園市場營銷總監楊茜坦言,更有意思的是,100萬的客流中30%是95后消費者,百果園的消費者正在年輕化,這恰恰是百果園最為看重的。

  這已經是百果園第四次參與雙12,而這次也是百果園投入資源較多、活動力度較大的一次。

  今年8月,百果園剛剛開了新零售一周年的發布會,宣布其線上已經盈利,仔細剖析百果園的路徑,不難發現:這家全國最大規模的水果專賣連鎖企業在最近一兩年內,依托口碑等本地生活服務平台的大數據,嫁接上數字化基因,目的隻有一個——將商業的各個環節數據化,嘗試轉型為一家具有新零售基因的品牌零售商。

  百果園的數字化基因

  從2002年正式開出了第一家水果專賣連鎖店,百果園就似乎扮演著顛覆者的角色,彼時水果生鮮行業市場上仍以夫妻老婆開店形式為主,水果行業的連鎖概念並未成型。創始人余惠勇開了第一家水果連鎖特許專賣店,可以說是業內的突破。

  這種突破並沒帶來立竿見影的市場效應,2014年之前水果專賣連鎖市場尚處於初級階段,連鎖並不具備顯性優勢。

  2014年后,生鮮電商市場全面爆發。用移動設備在電商平台下單,在約定的時間內送上門,還有滿減優惠,生鮮電商儼然成懶癌症深度患者的治愈良方。數據顯示,當時約35家初創公司涌入生鮮電商市場,數量是前三年的七倍。

  但電商平台的規則應用在生鮮電商上又有些水土不服:鮮嫩的水果,快速的配送……生鮮的特性,意味著所有的物流、倉儲、配送、履約等模式,都需要重建。無限的投入基礎設施,使得大量創業公司生存艱難。

  百果園或許是在這個階段生存得比較滋潤的水果連鎖店,依托全國線下2000多家門店構成的護城河,百果園在2015年完成A輪融資並對北京最大水果連鎖超市“果多美”完成並購。

  相比線下令人艷羨的發展速度,百果園的線上發展進程在此前顯得后勁不足。

  2008年,百果園開始籌建B2C水果電商平台——網上百果園但並不成功。擁有大量線下門店的百果園更需要精細化管理。

  百果園副總裁焦岳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百果園在新版APP上,會重點凸顯全新的會員體系,在會員權益層級、積分商城等方面進行較大的升級,並將綜合考慮APP與門店的用戶體驗,打通線上線下的會員體系。

  與口碑打通會員體系

  2015年,百果園開始與口碑進行合作,並打通了會員體系,依托大數據沉澱消費者畫像,從而深入了解客戶,實現精准營銷。

  消費者可以通過掃口碑碼,獲取個性化的線上優惠券,從而滿足商家提升客單價、提高二次復購等需求。完成付款后,商家會積累豐富的線下門店消費數據,優化線上營銷活動,從而形成完整的數據鏈路,在幫助商家實現對用戶的精准畫像的同時,並提升商家的運營效率。

  從百果園的數據顯示,與口碑合作后,線上線下的融合更快,為門店帶來了大量顧客流量,平均客單價也有提升,由此可見,口碑的會員質量相對更高,而且與百果園的會員重疊性更高。

  數據顯示,2017年8月,百果園線上的單月銷售額突破1.2億,線上日銷售額峰值達600萬,截止目前,一體化會員總數超過2700萬。“對於連鎖品牌而言,核心是規模化。”

  在百果園看來,與口碑合作不僅僅隻停留在業務層面,而是可以在品牌層面做深入合作。百果園大多數門店屬於社區型商店,會員基本是以有家庭的中年婦女為主,但同時百果園也希望吸引更多年輕化的會員,因為年輕化能讓會員體系可持續發展。

  “百果園的會員體系3.0正在加速構建中。”楊茜說道,與口碑會員打通之后,還能積累更多的會員信息,把會員標簽逐漸完善,做到更精准化的營銷。而每一個會員都有一個生命周期,在有限的時間裡,百果園希望通過會員營銷,讓會員價值產生最大化的效應,是百果園未來的方向。

  入局新零售一年,做到線上單月銷售額破億

  2017年是新零售元年。生鮮已成新零售最火地帶,盒馬鮮生、永輝超級物種、掌魚生鮮,各家都在涉足新零售,打通線上線下。

  在2014年時,百果園內部已經明確線下開店為線上服務,開店選址要結合未來線上業務發展而做決策。目前,百果園以2700多家門店為據點,不僅構建生鮮自提網絡,還解決了生鮮最后一公裡的配送難題,平均每天新開4-5家門店。

  線下為到店顧客提供“望、聞、問、切”的體驗式消費,線上通過自營App+第三方O2O平台為周圍3公裡的顧客提供外賣服務。

  數據顯示,2016年百果園基本都是通過線下銷售,到了2017年,線上銷售佔比提升到了12%-15%。

  這些線上銷售的數據40%來自百果園APP,60%則來源於口碑、美團、京東到家、餓了麼等第三方渠道。線上業務方面單日交易峰值達到600萬,線上會員數突破500萬人,線上月度復合增長率保持在25%以上,單月營收目前已突破1.5億元,且實現規模化盈利。

  此外,百果園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小目標——2020年線上銷售達到40%,基於遍布全國這些扎實的門店,通過數字化的改造,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

  為了消費者“隨時隨地”可以買到商品,團隊已瞄准二級網絡——一些無人貨架服務商合作,在寫字樓、商場、社區等場景投放智能零售設備,基於一級網絡門店的庫存、供銷、鮮度管理,實現一日一配。

  還引入AI技術,讓AI參與門店訂貨、動態定價的指導,門店端也在開始採用人臉識別客流統計系統,更好地為門店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

  連鎖行業的核心在於規模化,規模化的前提是標准化。而標准化就要從源頭把關產品的質量。這也是目前純電商平台很難真正把控的范圍。從這一點來看,深耕15年的行業來說百果園最有可能基於200多水果種植基地來完成這一動作。

  百果園集團市場營銷中心高級總監楊茜,此前曾擔任山姆會員店全國市場活動負責人,在她看來,山姆會員店大量的自有品牌在銷售佔比中比重較大。而百果園這幾年在產品方面的布局,未來也會增加自有品牌在銷售中的比重。

  百果園副總經理兼新零售負責人焦岳透露,百果園的會員體系在2018年將有重大升級,屆時將對現有的2700萬會員進行層級分化,在更懂消費者的同時提供更優質、更精准的服務。

  可以預見,數據化商業的時代正在來臨。

(責編:畢磊、趙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