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產品應用

北京7日試供暖!悟空問答網友熱議古人如何過冬

2017年11月07日09:48 | 來源:中國網
小字號
原標題:北京7日試供暖!悟空問答網友熱議古人如何過冬

  最近北方的各大城市陸陸續續進入供暖期,北京也在11月7日啟動了點火試運行,這意味著冬天的冷意即將被暖氣驅散。對此,悟空問答的網友們不禁腦洞大開,暢聊沒有暖氣的中國古代冬天究竟有多冷,古人又是如何過冬的。

  歷史問答專家、悟空問答網友@歷史研習社通過查閱史料,給出了專業又不失幽默的解答:

  我國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將中國過去5000年的氣候變化大致劃分為四個溫暖期和四個寒冷期。下面就來體會體會四個寒冷期到底有多寒冷。

  1.西周寒冷期(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850年)。

  西周寒冷期是中國5000來的第一個寒冷期,持續了200年之久。《竹書紀年》記載了公元前930年和公元前897年左右“江漢俱寒”的場景。

  《孟子·滕文公下》提到武王伐紂時“驅武、豹、犀、象而遠之”,其實是這些動物不是被人趕跑的,而是由於天氣緣故成群地退出了黃河流域。

  2.魏晉南北朝寒冷期(公元初∼公元600年)。

  魏晉南北朝寒冷期的年平均氣溫可能比現在低1℃∼2℃左右。《齊民要術》中記載棗樹長出綠葉的時間比現在推遲10天至15天。據《晉書·慕容皝載記》記載,333-336年,從遼東灣西北岸到東南岸沿海連續三年全部結冰。

  3.南宋寒冷期(1000年~1200年)

  在這一時期,華北梅樹不能生長,1111年太湖結冰,湖中洞庭山柑橘全部凍死。北方9月普降大雪,蘇州運河經常性結冰,可見冷的程度。

  4.明清宇宙期(1400年~1900年)

  明代北京冬季的平均氣溫可能比現在低2℃左右。清初東南沿海一帶冬季最低溫可能比現在低5℃~7℃。弘治六年(1493年)淮河流域普降大雪,至直到次年二月才停止,也就是說下了半年雪。咸豐十一年(1861年)十二月,湖北蒲圻大雪,平地深五、六尺,凍死了很多人畜。清人王樾曾寫過一首描繪光緒十八年(1893年)錢塘江凍結的場景的詩——“大地氣不溫,重衾疑浸水。曾聞錢塘潮,凍結平如砥。又聞淮海濱,彌望堅冰履。古老多未經,我生乃值此。”古老所未經一句,表明了當年的冷的程度。

  歷史上寒冷期的冷真的不是說說而已,古人沒有空調也沒有暖寶寶,要怎樣渡過漫漫寒冬呢?

  首先是多穿點穿暖點。棉花是一種外來作物,到了明朝才在全國大范圍流行,在那之前一般人都穿不上棉衣。葛、麻、蠶絲等都是中國本土的紡織材料。有錢人用的自然是絲,天氣寒冷時,他們會在衣服裡墊上絲錦保暖,還會穿上用羊羔皮、狐裘和貂皮等動物皮毛所制成的裘衣。至於貧民多使用麻布,或者其他植物纖維織成的面料,御寒效果自然不如人意。幸好,到了明朝時期大家普遍能穿上棉衣。

  和今天的人一樣,古人也講究裝備齊全,帽子、手套也是妥妥要的。馬王堆就出土了露指短手套。古人還習慣將內涵絲或棉等填充物的長條裁帛巾扎在額間,用作保暖。至於明代時期,百官上朝還戴有類似於耳套的暖耳,清朝官員則戴著皮毛制成的暖帽。

  穿暖后還要想辦法取暖。

  最簡單粗暴當然是直接點堆火取暖。室內取暖多用木炭,這就得有個燃燒用具。春秋時期,人們就開始使用燎爐也就是爐子燒炭取暖了,火盆、熏爐也是很常用的,熏爐下部為盆,上部罩,平民百姓用的多是陶制的,上層人士用的多是銅質的。

  古代人還會將火炭和尚熱的灶灰放入手爐中,拿在手上取暖。另外還有足爐,也被稱為湯婆子。足爐是由錫或銅制成的扁瓶子,在裡面灌熱水就可以放入被窩取暖了。

  秦朝的高級宮殿內有了“火牆”和“壁爐”。所謂火牆就是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 牆下挖有火道,人在屋外的廊檐底下就可以生火,熱力就可順著夾牆溫暖到整個大殿。至於壁爐也是燒炭取暖,同樣有排氣口。

  漢代宮殿以花椒取暖。皇宮中有專門溫室殿,牆壁上涂著花椒和泥土,壁面挂著錦繡,設有屏風和鴻羽幔帳,地上鋪著毛毯。皇族在這樣的房間裡住著,應該不會有多冷。

  除了這些,還可以吃得暖,正所謂“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坐在“紅泥小火爐”旁與朋友共享“綠蟻新醅酒”。當然,也可以憑著一身正氣過冬,孤舟蓑笠,獨釣寒江雪。

  參考資料:

  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以來氣候變遷》,1973。

  劉炳濤,滿志敏:《古代詩歌中的氣候信息及其運用》,2010。

  藍勇:《中國歷史地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責編:易瀟、楊虞波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