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

砥礪奮進的5年·產經觀察

從“當日達”到“買全球” 電商物流改變生活

楊波 夏琪(實習)
2017年10月08日08:09 | 來源:人民網-IT頻道
小字號

國慶長假,北京大學在讀研究生吳曉和四個小伙伴前往印度尼西亞巴厘島旅游。沙灘、棕櫚、海島、烏布皇宮……異域風景讓她們目不暇接。在當地乳膠店,吳曉想買一隻乳膠枕送給媽媽的時候犯了難:這麼大的枕頭怎麼拿回去呢?

這時,會一口流利中文的當地店員解開了這個難題。原來,這家乳膠店和中國物流公司有合作,隻要填上收貨地址,便可以快遞到家。驚喜的吳曉立即付了款,填上了家裡的收貨地址,暢想著媽媽收到枕頭的情景……

這一幕,正是當下電商物流融入我們日常生活的縮影。如今,從雪域高原到南海之濱,從繁華都市到淳朴鄉村,從“當日達”到“買全球”,無處不在的電商物流真正做到了普惠大眾。

過去5年,中國互聯網產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商快遞發展得益於技術快速進步,得益於市場主體大膽創新,也得益於政府服務的不斷優化。

300億件包裹支撐起5萬億元“大蛋糕”

大雪中送貨的快遞員。

2015年12月12日,皖北煤電集團首家由轉崗分流員工創立的公司——安徽宿州同城快遞祁東分公司挂牌,該公司由祁東礦與宿州市同城快遞合作成立。史學忠和他的工友100多人自願轉崗加入該公司,從煤礦工人轉型為快遞員,踏上了新的謀生之路。

無獨有偶,青島29歲的陳建紅在退伍后也選擇和丈夫一起投身物流行業,成為“男人堆”裡的一名女快遞員。陳建紅覺得,快遞員的工作時間自由,既可以照顧孩子又可以按時完成工作。“一天的工作經常感覺很累,但收入也有6000塊錢左右,尤其是家人們都在一起,就算是累也覺得很幸福。”她說。

幾年來,快速發展的電商物流提供了大量新增就業崗位。根據商務部網站的數據,2012年到2016年,我國網絡購物用戶人數從2.42億人增長至4.67億人,增長近一倍。電子商務交易額從8.1萬億元增長至26.1萬億元,年均增長34%。其中,網絡零售交易額從1.31萬億元增長至5.16萬億元,年均增長40%,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加值的貢獻率從17%增長至30%。電子商務發展直接和間接帶動的就業人數從1500萬人增長至3700萬人。

根據國家郵政局的數據,2016年中國全年的快遞已超過300億件,快遞日均服務超過2.5億人次。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高級研究員孟凡新預計,到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還將達到40萬億元,較“十二五”末翻一番,網上零售額達到10萬億元,電子商務相關從業者超過5000萬人。

在過去5年內,中國物流快遞行業誕生了市值2000億元的順豐,四大快遞巨頭“三通一達”也先后上市,民營快遞企業取代外資公司,在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快遞市場佔據絕對主導地位。

《全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專項規劃(2016-2020年)》指出,隨著國民經濟全面轉型升級和互聯網、物聯網發展,以及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電商物流需求將保持快速增長,服務質量和創新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渠道下沉和“走出去”趨勢凸顯,將進入全面服務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的新階段。

“快遞下鄉”打通“最后一公裡”

快遞送貨車穿行在茫茫林海中。

2017年5月26日晚,在“2017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年度盛典”上,身穿快遞服的劉平來代表雲南省巧家縣京東幫全體配送員,上台領取了“2017年度快遞小哥”的獎杯。

和互聯網大佬們同台領獎,劉平來不僅自己當了一回“明星”,還把人們的焦點吸引到近幾年“快遞下鄉”的潮流中。

過去,鄉鎮地區的物流配送一直是個難題。如上述的巧家縣,是雲南地形最為復雜的縣城之一。要完成訂單,配送員常常要走上百公裡的路途,開車走幾個小時的顛簸山路。為了給巧家縣鸚哥村的村民送貨,配送員還要過溜索。盡管困難重重,“快遞下鄉”對這裡的村民來說卻是直接受益的。

不僅僅是雲南,2016年12月13日,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快遞配送員耗時11天,翻越過海拔5000米的雪山,給門巴族人拉杰送來一台網上訂購的銀色雙門電冰箱,拉杰收到這份快遞后高興得合不攏嘴。這是中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墨脫收到的首個網購大家電。墨脫,這座曾經的“高原孤島”被納入了“互聯網+”的世界,標志我國電商物流能力進一步提升。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指出,電子商務從大城市發端,逐步滲透到中小城市乃至農村,縣域電子商務將成為未來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陣地。通過發展縣域電子商務,撬動縣域經濟發展,發揮電子商務的輻射作用,從而助推區域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

“以前買大件得進城,看得見貨才放心。現在試過幾次就發現網上東西又多又便宜,網購省事還省錢。”永寧縣李俊鎮寧化中心村村民李秀花說,她通過村裡的電商服務站從電商平台買到一台冰箱,比鎮上商場裡便宜了近700元。

電商物流深入鄉村“最后一公裡”,極大地保障了村裡人享受到和城裡人一樣、甚至更優的普惠商業服務。

無人機、大數據 讓快遞越來越快

智能分揀倉庫讓快遞效率大幅提升。

2017年6月18日上午10時10分,一架攜帶貨箱包裹的無人機徐徐降落在西安航天基地管委會大樓南廣場,翹首以盼的邢先生欣喜地收到了自己的“空投快遞”——17日下午5時下單的一大箱寶雞風味擀面皮和手工鍋巴。

這是京東無人機正式開始在西安進行常態化運營的一幕。從2015年底開始研發,到2016年6月8日首次在中國宿遷進行無人機配送試運營,再到常態化運營,截至2017年7月31日,無人機僅在西安一地就完成了800多架次、4000多公裡、1.4萬多分鐘的配送飛行。無人機送貨,已經不再是某次商業活動的作秀,而是真正應用到電商日常的運營之中。

除了無人機,大數據的應用帶領電商物流走上智能軌道,快遞業不斷進行著全面升級。電子面單、智能分單、四級地址庫、智能發貨引擎、物流雲、智能雲客服等產品、服務幫助行業實現了向智慧物流的升級。

物流智能化的提升,讓快遞越來越多,送得卻越來越快。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快遞總量為56.9億件,平均時效在4天以上。2013年至2016年,全國快遞量分別是91.9億件、139.6億件、206.7億件、312.8億件,2016年比2012年增長5.5倍,但平均時效卻下降到3.1天左右,降幅超過兩成。

技術創新當然也離不開制度環境的優化。2016年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電子商務法》草案,其中明確寫道:“國家鼓勵發展電子商務新業態,創新商業模式,促進新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營造有利於創新發展的市場環境。”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高級研究員孟凡新認為,具備較大的規模體量后,中國電子商務已經處在從量增到質升轉型的重要節點。從科技水平和流通效率看,無論是信息經濟、數字經濟還是智能經濟,電子商務都將成為其經濟行為的核心組成成分。

未來,隨著電子商務的法制建設不斷完善,新技術還將層出不窮,推動電商物流不斷進步。

物流全球化 中國電商走向世界

根據國際物流咨詢機構Armstrong & Associates的統計數據,目前全球物流市場價值約9萬億美元,其中,中國內地市場就佔據了2.2萬億美元的份額。在這種尤為繁榮的態勢下,蒸蒸日上的中國物流行業不僅深入到了國內各大城市、鄉鎮和農村,還逐漸走向了世界。

“除了托人代購,我們的護膚品、彩妝用品基本都是到網上買,通過淘寶、小紅書、洋碼頭買,既便宜又方便。”吳曉說。

事實上,海淘的發展有賴於國內保稅區的設立。保稅區具有進出口加工、國際貿易、保稅倉儲、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証、免稅、保稅”政策。它受海關監督和管理,可以較長時間存儲商品。而且外國商品存入保稅區,在入境前不必繳納進口關稅,隻需存儲費和少量費用,這就降低了海購的成本。此外,由於海外的商品已經提前運到保稅區,顧客購買后,商品送達的速度幾乎和其他普通訂單等同。目前,國內保稅區已超過30個,遍布全國各省區。

隨著中國電商物流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斷加快,如今許多外國人在國外也能方便地“淘”到中國的貨品。

2015年12月16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指出:“我們願意同各國加強合作,通過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建設信息經濟示范區等,促進世界范圍內投資和貿易發展,推動全球數字經濟發展。”

如今,在美國、新加坡、俄羅斯和西歐多國購買中國商品都可以迅速收到貨品,有時甚至可以實現當天送達。

“跨境電商基於互聯網的廣泛滲透,直接連接的是眾多的消費者和中小企業群體,通過跨境電商的連接可以讓他們直接感受到全球化的紅利。”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說。

李鳴濤認為,伴隨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VR/AR、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的日益普及,新的國際貿易也將呈現不同的貿易形式,跨境電子商務的服務體驗也會越來越便捷和高效。

綠色物流正“輕裝簡行”

前不久,上海的李女士預約了上門寄件服務,當快遞員告知給她提供的是一種環保包裝袋,在自然界中可以完全降解不會產生污染時,李女士高興地說:“可降解的快遞袋不錯,沒有膠帶,既環保又時尚。”

過去,我國物流業發展面臨三大問題:成本、效率和環保,尤其是環境問題突出——2016年,全國快遞包裹達313億件,產生快遞塑料袋120億個、膠帶247億米。在過去的5年,政府部門與企業都意識到:電商產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綠色物流勢在必行。

因此,在《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提出了“綠色電子商務行動”,鼓勵社區及機關單位設置包裹領取場所,建立快遞配送車輛標准,推廣新能源車輛使用,鼓勵利用電子商務創新物流運輸及交通出行方式,依托大數據及共享經濟模式,減少車輛在途時間。支持電子商務平台建立長效機制,廣泛開展環保消費活動,推動包裝綠色化。支持電子商務包裝標准化和分類回收利用,提高循環利用率。

國家郵政局提出了包括綠色、智慧在內的“五個郵政”發展理念,並於2016年出台了《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預計到2020年,主要快遞企業品牌協議客戶電子運單使用率達到90%以上,大幅降低面單紙張耗材用量。符合標准要求的環保箱、環保袋和環保膠帶使用率大幅上升,並推廣使用中轉箱、籠車等設備,進一步減少編織袋和膠帶的使用量。

今年3月,中國首個物流環保公益基金——菜鳥綠色聯盟專項基金成立,計劃總投入3億元,從綠色包裹、綠色回收、綠色配送、綠色智能四方面,讓綠色物流走進千家萬戶。

李女士使用的綠色環保包裝袋,就是由電商平台與企業共同研制的,這裡面既有生物降解塑料包裝,也有無膠帶紙箱等。據菜鳥網絡提供的數據,通過智能打包算法,幫助選擇合適的箱型,可節省5%以上的包裝耗材﹔而通過電子面單替換傳統面單,每年節約紙張成本12億,相當於少砍324萬棵樹。

有理由期待,通過數據、智能和協同,綠色物流正“輕裝簡行”,人們在獲得越來越便利的物流服務的同時,“綠色生活”也將得到保障。   

》》相關新聞

航線猛增機票降價 中國民航帶你飛向“詩和遠方”

打好“三大戰役” 建設天藍水清地淨的美麗中國

中國光伏:從“制造大國”到“應用強國”

“說走就走”不再是夢想 旅游讓生活更幸福

(責編:董菁、朱傳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