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六成上海網友注重上網安全

近日,上海市網信辦委托360互聯網安全中心對網絡安全意識展開調研,並發布了《上海網民網絡安全意識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超六成上海網友擁有良好的安全上網習慣,比如常使用安全軟件、賬號密碼設置不相同、公共WiFi不隨意連接、常用軟件從官方渠道下載等。
60.4%人每天檢查手機和電腦
如今,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離不開手機、電腦,許多個人隱私信息、財產信息都儲存在這些移動設備上。因此,保障手機和電腦的安全顯得越來越重要。
報告顯示,88.1%的上海網民在手機和電腦上都安裝了安全軟件,10.3%的上海網民僅在電腦端安裝了安全軟件,0.5%的上海網民僅在手機端安裝了安全軟件,而僅有1.2%的上海網民安全意識相對薄弱,在手機、電腦端都沒有安裝安全軟件。
除了安裝外,能夠正確使用安全軟件,每天對電腦、手機進行日常檢查,也是保護個人隱私及財產安全的重要一環。報告指出,60.4%的上海網民每天都會使用安全軟件檢查電腦或手機,21.8%的人每2-3天檢查一次,10.6%的人每周檢查一次。總體來看,上海網民有良好的安全軟件使用習慣。
8成網友密碼管理習慣良好
弱口令和弱密碼也會對個人隱私及財產安全帶來安全隱患,報告統計,24.0%的上海網民每個賬號密碼都不同,64.3%的人會把賬號密碼做一定區分,安全性較好。可以看出,大部分上海市民的密碼管理習慣較好。
但11.3%的人還是會將所有賬號設成相同密碼,7.9%的人僅使用純數字或純字母密碼,這一部分人群極有可能深陷賬號被盜的泥潭。對此,報告指出,網絡密碼應設置在15位以上,由數字、大小寫字母、特殊符號共同組成,並保持定期更換密碼的習慣,而對於社交、支付等核心賬戶,應單獨設置密碼。
公共WiFi易被攻擊
16.6%的人隻要免費WiFi都連接
網友通過公共WiFi上網是一種方便快捷又經濟的上網方式,但也可能因此被攻擊造成信息泄露,而進行不同形式的上網活動,安全風險也不相同。
報告中顯示,62.6%的上海網民會選擇隻連接帶密碼或知名品牌提供的WiFi,19.1%的上海網民不會連接任何公共WiFi。而有16.6%的上海網民的風險意識最差,隻要免費WiFi都連接,很有可能因此造成信息泄露。
2成網友仔細查看APP權限隱私
網民們下載軟件的常用渠道也成為攻擊者的目標,很多應用也早已被不法分子盯上,或假冒應用程序,或嵌入惡意代碼,用戶在下載后就會中招,因此,網友的下載習慣在信息和財產安全方面也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報告指出,96.4%的上海網民會從軟件管家等應用商店下載,其余的人的選擇依次為掃二維碼,通過論壇、博客、社交軟件發送的鏈接以及短信鏈接下載應用。總體來說,上海網民有著較好的應用下載習慣,但通過二維碼尤其是通過短信鏈接下載依舊有較大的風險,應該盡量避免。
同時,手機應用在安裝過程中會提示用戶獲取權限,某些應用會超出功能范圍獲取手機權限,木馬病毒更是會要求獲取很多敏感權限。用戶在安裝應用時的習慣也極為重要。但根據報告顯示,在上海網民中,41.7%的人表示會看一看,再安裝﹔22.7%的人認為看了也沒用,直接安裝﹔隻有22.1%的人表示會仔細看。
對此,報告建議,用戶在下載互聯網應用時,應盡量選擇知名應用商店或正規、官方認証的網站進行下載﹔同時還應提高個人辨別能力,在安裝軟件時需注意附加安裝包以及應用所要求的權限問題,並安裝殺毒軟件,以有效攔截有問題的應用。
本報記者 金志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