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IT>聚焦棱鏡門


思科卷入“棱鏡門”,為何讓我們“坐立不安”?
  一方面,思科和谷歌、微軟、高通等不同,思科主要的領地在網絡基礎設施領域,這是整個網絡的命脈所在﹔另一方面,思科產品已經全面滲透到我國幾乎所有大型網絡項目的建設,涉及政府、海關、郵政、金融、鐵路、民航、醫療、軍警等要害部門的網絡建設,以及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電信運營商的網絡基礎建設。【詳細】

臉譜微軟証實政府索要信息 “棱鏡門”剛露冰山一角
  臉譜公司首席法律顧問厄尤特14日說,經過與政府談判,該公司首次被允許公布與地方執法部門和國家安全有關的信息索要情況,但不允許透露具體數字。在2012年下半年,美國聯邦、州及各級地方政府要求該公司提供用戶信息的次數多達一萬次。這些資料信息涉及1.8萬至1.9萬名用戶。【詳細】

谷歌要求公開政府索要安全信息 否認涉棱鏡項目
  谷歌表示,指責是不真實的,但是由於對這些安全方面的規則不披露的原則使人們加重了疑慮。谷歌已經要求美國政府允許其公開聯邦法庭向其下達密令的數量和范圍。這些法庭密令要求谷歌向聯邦政府有關部門交出與谷歌用戶有關的信息。【詳細】

蘋果否認與美國安局 “棱鏡”項目合作
  據國外媒體報道,繼“棱鏡”丑聞之后,蘋果發布了一項公開聲明,其中對美國政府的數據請求進行了詳細說明。為了証明與“棱鏡”事件無關,蘋果公布了它在5月31日的前6個月內收到的數據請求數量。【詳細】

美國“棱鏡”折射了什麼
  “棱鏡”計劃的曝光使得美方內外政策偽善的一面再次暴露在世人面前。美國政府到底還有多少類似“計劃”不為世人所知?美國在伊拉克戰爭和反恐戰爭中多次隱瞞真相,誤導公眾,對美國形象造成消極影響。美國反恐是為了讓美國人增加安全感,但“反恐”的理由被濫用,則會讓很多人不安,對美國政府政策的信心和信任會大打折扣。對內都難以自圓其說,對外的說服力能強嗎?【詳細】

最新報道

上一頁 7 8 9 10 11  下一頁

Facebook、微軟等承認美政府索要用戶數據

來源:    時間:

  6月14日,美國Facebook、微軟兩家公司首次承認,美國政府確曾向它們索要用戶數據。 Facebook被允許披露的數據顯示,在2012年下半年,美國聯邦、州及各級地方政府要求該公司提供用戶信息的次數多達一萬次。這些資料信息涉及1.8萬至1.9萬名用戶。微軟披露,在去年下半年接到美國各級政府部…

奧巴馬 棱鏡門壓低支持率(聚焦“棱鏡門”)

來源:    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奧巴馬在獨立選民中大幅失分。獨立選民對他的支持率僅為37%,比上個月47%的支持率銳減。” 據英國廣播公司6月18日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首次就“棱鏡門”監聽丑聞公開表態,並為美國情報機構被指責監聽公眾電子通訊一事作出辯護。正在北愛爾蘭出席八國集團峰會的奧巴馬表示…

蘋果 承認泄露用戶數據(聚焦“棱鏡門”)

來源:    時間:

  “不論是何種情況,我們的法律小組都會對每項要求進行評估,如果要求合理,我們就會搜出和發送盡可能少的數據給當局,有時還會拒絕對方的所有要求。” 美國科技公司蘋果6月17日在其網站上發布聲明稱,從2012年12月1日到2013年5月31日,美國執法當局提出了4000到5000次索取…

斯諾登回答全球網友提問 否認“中國間諜說”

來源:    時間:

  “如果我是中國間諜,為什麼不直飛北京,美國的這一指控是一種可以預計的誹謗,目的是轉移人們對政府不當行為的關注度。” 北京時間6月17日23時,美國“棱鏡”監視項目泄密者、中央情報局(CIA)前雇員愛德華·斯諾登在線回答全球網友的提問。針對是否是“中國間諜”的質疑,斯諾登反問,“…

英雄還是賣國者?“棱鏡門”攪亂美國價值觀

來源:    時間:

  楊靜竹 “英雄”還是“賣國者”?當前美國輿論普遍都在探討“棱鏡門”主角愛德華·斯諾登的“正義與否”,民意膠著堪比總統大選。 《紐約客》的法律分析師杰弗裡·圖賓稱:“他隻不過是一個浮夸的自我陶醉者,他的所作所為應該被送進監獄。”而美國前總統候選人羅恩·保羅則發表聲明稱:“我們應該感…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棱鏡門

  “棱鏡”竊聽計劃,始於2007年的小布什時期,美國情報機構一直在九家美國互聯網公司中進行數據挖掘工作,從音視頻、圖片、郵件、文檔以及連接信息中分析個人的聯系方式與行動。監控的類型有10類:信息電郵,即時消息,視頻,照片,存儲數據,語音聊天,文件傳輸,視頻會議,登錄時間,社交網絡資料的細節,其中包括兩個秘密監視項目,一是監視、監聽民眾電話的通話記錄,二是監視民眾的網絡活動。

相關報道


    ·NSA“棱鏡”門:斯諾登的爆料引來熱議

微博互動更多>>

索尼遭遇互聯網最大數據泄漏事件 索尼遭遇互聯網最大數據泄漏事件

百度遭受歷史最嚴重黑客攻擊百度遭受歷史最嚴重黑客攻擊

留言

昵稱: